close

日常生活中,我們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:父母、伴侶、主管、朋友,同事。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想要每件事都做到完美,反而讓自己感到身心俱疲。時間是有限的,我們很難每個角色、每件任務都達到100分。

 

與其試圖樣樣完美,倒不如選擇投入在最重要的地方,用有限的時間資源,創造最適合自己的價值。

 

一、面對自己的內心,認清時間的稀缺性

我們的時間固定24小時,不會多給也不會少留。回想一下,自己是否曾為了要樣樣追求完美,熬夜加班或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?

 

這樣的高自我要求,長時間容易造成身心俱疲,這時我們可以問自己:「這件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?它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影響?」

 

二、不完美的媽媽,卻是孩子心中想要的

有一位媽媽,同時身兼職業女性和家庭主婦。她在工作上追求卓越,同時還要注意孩子營養,用心準備孩子每一餐,甚至要求自己參與所有學校親子活動。結果發現自己時常因時間上來不及,或是過度疲憊而導致情緒失控,也讓家庭及孩子感到壓力。

 

直到有一天,孩子對她說:「媽媽,我希望妳不要那麼累,只要妳開心,我就開心了。」這句話讓她明白,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懷,而不是完美的安排。

 

從那之後,她開始放下「完美目標」,例如偶爾改買便當,或是挑選部分重要活動參加。這樣就不會影響工作造成晚上加班,也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,情緒上也變得更加輕鬆和緩。

 

三、練習接受「不完美」,才能更快找到解決方法

有時候我們會對自己過於苛刻,總是認為只有「樣樣做到最好」才能獲得認同。但事實上,70分的努力可能已經足夠讓事情有理想的進展,而這剩下的30分,或許可以讓你休息一下、學習新事物,與家人好好吃頓飯。

 

想想看:幫助你重新配置時間

1. 你目前的每日時間規劃中,有哪些項目對未來影響很大?

2. 生活中又有哪些個人堅持,其實對於並沒有太大影響?

3. 有沒有哪些事情其實可以交給他人處理,或降低標準完成?

4. 問問身旁的知心朋友,有沒有哪些是朋友會建議你放下的?

5. 如果你能回到2年前,會希望自己在哪些事情上少花一些時間?又會在哪些方面投入更多?

 

四、選擇性地「不做」,才能更好地成就重要的事

時間分配的藝術,不在於追求完美,而是懂得取捨。把資源放在對你未來最重要的角色與項目上,學會果斷地說「不」給低價值的活動,才能讓人生更加充實而有意義。

 

降低標準不代表放棄,而是為了讓自己能擁抱更大的可能性。

「不要讓完美變成枷鎖!」懂得選擇,才是時間管理的最高境界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Q哥的職涯分享室 的頭像
    Q哥的職涯分享室

    吳興興的部落格

    Q哥的職涯分享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